10月11日9时,首趟宣城至绩溪高铁始发列车G9298次从宁国南站开出驶向宣城站,12时52分到达列车的终点站上海虹桥站,标志着宣绩高铁正式开通运营。宣绩高铁位于安徽省宣城市境内,正线公里,全线穿越宣城市内的山川丘陵地带,沿线分布有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湿地公园等各类生态敏感区,生态环保要求高。沿线地质情况复杂,特别是宁国地区的岩溶地貌,施工难度高。自2021年3月开工建设以来,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组织各参建单位把绿色发展理念贯穿铁路规划、设计、建设全过程,加大科研攻关力度,强化安全、质量和环保控制,优质高效推进工程建设,架设了水阳江特大桥等87座桥梁,建成了金沙隧道等53座隧道。在宣绩高铁全线桥隧比最高的站前三标段,需要建设桥梁35座、隧道24座,桥隧总长29.64公里,占线%。面对施工难题,中铁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大力培育新质生产力,综合运用TSP、三维成像超前预报、水平钻、地质雷达等科学技术手段对隧道地质进行预判,通过减短开挖进尺、超前预支护、强支护等措施,强化隧道施工数智化建设,有效克服了浅埋偏压、破碎带掉块、围岩变化频繁等问题,保障了施工安全、质量和进度。针对超高桥隧比难题,中铁十四局集团大力开展技术攻关,研发了隧道衬砌拱顶带模注浆效果监测装置及监测方法、隧道暗挖注浆浆液流失监测方法及系统、隧道预埋槽道焊接定位机构、钢拱架连接板焊接精准定位装置等多项隧道施工专利,为国内复杂地质条件下市内高铁隧道建设提供了参考。“大黄山”是指皖南黄山所在的黄山市,以及佛教圣地九华山所在的池州市、天柱山和桐城派文化所在的安庆市、中国文房四宝重要发源地宣城市,四地山水相连、人文相近。宣绩高铁在宣城站与合杭高铁连接,在绩溪北站与合福高铁、杭昌高铁连接。“过去,宣城至黄山没有直达车次,马鞍山、芜湖至黄山需要绕经池州折返。”安徽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铁建办四级调研员李冲说。宣绩高铁运营后,宣城至绩溪北站间最快39分钟可达,沿途风光美景与皖南徽派文化的颗颗“珍珠”串成文旅“项链”,赋能“大黄山”世界级休闲康养旅游目的地建设。新通道拓展新空间,新运力带来新机遇。铁路部门持续优化皖南地区列车开行方案,设计开行经宁蓉高铁、京港高铁、宁安高铁、池黄高铁、杭昌高铁、宣绩高铁、合杭高铁、合福高铁始发、终到合肥南站的安徽省内第二条、长三角区域内第三条高铁环线列车产品,将合肥与芜湖、宣城、黄山、池州、安庆等城市串联成“圈”。宣绩高铁开通后的叠加效应,远不止压缩皖南城市间的时空距离。中国铁路上海局集团有限公司相关负责的人介绍,从整个长三角路网布局看,宣绩高铁通过与杭黄、合福、昌景黄、池黄高铁等相关路网衔接,能够形成长三角地区旅客到达“大黄山”地区的便捷铁路通道体系,对支撑“大黄山”世界级休闲度假康养旅游目的地建设具备极其重大作用。一蓑烟雨梦徽州,青砖黛瓦马头墙。走进徽州,俯仰皆是美景,徽派建筑则是秀美山水间最灵动的一笔。宣绩高铁全线设宣城、宁国南、绩溪北3座车站,其中宁国南站为新建车站。全线开通运营后,标志着宁国市正式进入高铁时代。生态宁国展翅高飞、现代宁国拥抱未来。新建宁国南站站房建筑面积为16528平方米,采用对称布局,中间为候车大厅。候车大厅大量采用红砖青瓦的设计元素,传达出“质有余者,不受饰者”的质朴感。室内门洞运用非物质文化遗产“宁国龙窑”中的窑洞穹顶造型,颜色采用古窑棕色,秉持先人“初心在方寸,咫尺见匠心”的工匠精神,希冀窑火之光生生不息;候车室内立柱、栏杆以及出站通道等处融入畲族图案语言,寓意“繁荣”,彰显了当地民族特色文化。江城如画里,山晓望晴空。在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宣城,宣城站站房立面使用富有节奏的横向线条塑造层层叠叠的宣纸形象,用现代建筑语言勾勒出“轻似蝉翼白如雪、抖似细绸不闻声”的动态画面,呈现出浓郁的“宣味”。自然之美和人文胜迹交相辉映。在宣绩高铁与合福高铁的交会处,绩溪北站站房以古徽新韵、和谐盛世为建筑创意,通过“和”“合”“荷”的建筑语言演绎,及花窗、层叠梁木等中华传统建筑细节的提取,融中华风俗文化之精华,取徽州山川风景之灵气。随着宣绩高铁开通运营,长三角高铁营业里程突破7600公里。“轨道上的长三角”正式将合肥与芜湖、宣城、黄山、池州、安庆等城市串联成“圈”。诗画徽州添动脉 聚力串联城市圈 诗画徽州添动脉 聚力串联城市圈 ——写在宣城至绩溪高铁开通运营之际 10月11日9时,首趟宣城至绩溪高铁始发列车G9298次从宁国南站开出驶向宣城站,12时52分到达列车的终点站上海虹桥站,标志着宣绩高铁正式开通运营。 科研攻关破解难题 宣绩高铁位于安徽省宣城市境内,正线公里,全线穿越宣城市内的山川丘陵地带,沿线分布有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湿地公园等各类生态敏感区,生态环保要求高。 沿线地质情况复杂,特别是宁国地区的岩溶地貌,施工难度高。自2021年3月开工建设以来,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组织各参建单位把绿色发展理念贯穿铁路规划、设计、建设全过程,加大科研攻关力度,强化安全、质量和环保控制,优质高效推进工程建设,架设了水阳江特大桥等87座桥梁,建成了金沙隧道等53座隧道。 在宣绩高铁全线桥隧比最高的站前三标段,需要建设桥梁35座、隧道24座,桥隧总长29.64公里,占线%。面对施工难题,中铁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大力培育新质生产力,综合运用TSP、三维成像超前预报、水平钻、地质雷达等科技手段对隧道地质进行预判,通过减短开挖进尺、超前预支护、强支护等措施,强化隧道施工数智化建设,有效克服了浅埋偏压、破碎带掉块、围岩变化频繁等问题,保障了施工安全、质量和进度。 针对超高桥隧比难题,中铁十四局集团大力开展技术攻关,研发了隧道衬砌拱顶带模注浆效果监测装置及监测方法、隧道暗挖注浆浆液流失监测方法及系统、隧道预埋槽道焊接定位机构、钢拱架连接板焊接精准定位装置等多项隧道施工专利,为国内复杂地质条件下市内高铁隧道建设提供了参考。 新动脉串联“大黄山” “大黄山”是指皖南黄山所在的黄山市,以及佛教圣地九华山所在的池州市、天柱山和桐城派文化所在的安庆市、中国文房四宝重要发源地宣城市,四地山水相连、人文相近。 宣绩高铁在宣城站与合杭高铁连接,在绩溪北站与合福高铁、杭昌高铁连接。“过去,宣城至黄山没有直达车次,马鞍山、芜湖至黄山需要绕经池州折返。”安徽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铁建办四级调研员李冲说。宣绩高铁运营后,宣城至绩溪北站间最快39分钟可达,沿途风光美景与皖南徽派文化的颗颗“珍珠”串成文旅“项链”,赋能“大黄山”世界级休闲康养旅游目的地建设。 新通道拓展新空间,新运力带来新机遇。铁路部门持续优化皖南地区列车开行方案,设计开行经宁蓉高铁、京港高铁、宁安高铁、池黄高铁、杭昌高铁、宣绩高铁、合杭高铁、合福高铁始发、终到合肥南站的安徽省内第二条、长三角区域内第三条高铁环线列车产品,将合肥与芜湖、宣城、黄山、池州、安庆等城市串联成“圈”。 宣绩高铁开通后的叠加效应,远不止压缩皖南城市间的时空距离。中国铁路上海局集团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从整个长三角路网布局看,宣绩高铁通过与杭黄、合福、昌景黄、池黄高铁等相关路网衔接,能够形成长三角地区旅客到达“大黄山”地区的便捷铁路通道体系,对支撑“大黄山”世界级休闲度假康养旅游目的地建设具有及其重要的作用。 精品站房讲述徽文化 一蓑烟雨梦徽州,青砖黛瓦马头墙。走进徽州,俯仰皆是美景,徽派建筑则是秀美山水间最灵动的一笔。 宣绩高铁全线设宣城、宁国南、绩溪北3座车站,其中宁国南站为新建车站。全线开通运营后,标志着宁国市郑重进入高铁时代。 生态宁国展翅高飞、现代宁国拥抱未来。新建宁国南站站房建筑面积为16528平方米,采用对称布局,中间为候车大厅。候车大厅大量采用红砖青瓦的设计元素,传达出“质有余者,不受饰者”的质朴感。室内门洞运用非物质文化遗产“宁国龙窑”中的窑洞穹顶造型,颜色采用古窑棕色,秉持先人“初心在方寸,咫尺见匠心”的工匠精神,希冀窑火之光生生不息;候车室内立柱、栏杆以及出站通道等处融入畲族图案语言,寓意“繁荣”,彰显了当地民族特色文化。 江城如画里,山晓望晴空。在中国历史背景和文化名城宣城,宣城站站房立面使用富有节奏的横向线条塑造层层叠叠的宣纸形象,用现代建筑语言勾勒出“轻似蝉翼白如雪、抖似细绸不闻声”的动态画面,呈现出浓郁的“宣味”。 自然之美和人文胜迹交相辉映。在宣绩高铁与合福高铁的交会处,绩溪北站站房以古徽新韵、和谐盛世为建筑创意,通过“和”“合”“荷”的建筑语言演绎,及花窗、层叠梁木等中华传统建筑细节的提取,融中华风俗文化之精华,取徽州山川风景之灵气。 随着宣绩高铁开通运营,长三角高铁营业里程突破7600公里。“轨道上的长三角”正式将合肥与芜湖、宣城、黄山、池州、安庆等城市串联成“圈”。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铁道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是传递更加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线、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4、本网外链内容出于展示更多详细的信息的目的,任何外链的网页失效或被篡改均与本网无关。